新意文化网>>绩溪>>风流人物>>

 
郭因先生和我的诗集 
   

作者:卜白 于 2002.09.10 发表在榕树下
  
  逝去的往事,有的似梦幻,有的如轻烟。但有的却像版画画册,只要轻轻打开封面,印痕清晰、色彩鲜明的画幅便显现在眼前。 
 
  一九九三年春,黄山书社出版了我的一本诗集,书名是《风与童话》。因书中收录的大都是袖珍短诗,所以书印的也很袖珍。印数两千,卖出一部分,送出一部分。所送对象中,有一位是美学家郭因先生。
  
  郭因先生时任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、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常务理事。经过多年的潜心治学,他在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斐然,出版有《艺廊思絮》、《中国绘画美学史稿》、《审美试步》、《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中的形神论》、《山水美与绘画》等多部美学专著。 
 
  和郭因先生第一次谋面,是在去绩溪县参加《绩溪县志稿》评审会的途中。那天,我们碰巧同车前往。一路上,他兴致勃勃,谈笑风生。无论是外貌上还是神态上,都看不出他已年逾花甲。当我说起我在上大学时就拜读过他的《艺廊思絮》,并且至今还珍藏着这本书时,他笑得很开心,说这虽是他撰写《中国绘画美学史稿》时的“副产品”,但却是正式印行出版的第一部著作。《艺廊思絮》是以断想的形式写成的,语言凝练形象,风格汪洋恣肆,内容深入浅出;不仅闪亮着作者独具个性的思想火花,而且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,给了我及同学们以深刻的教益和美好的感受。在当时结束十年浩劫不久的时候,这本书的出版在艺术领域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,同时也为高等院校提供了绝好的补充教材和辅助教材。正因为如此,这本并不厚重的著作,在特定的时代产生了特殊的价值,发挥了特殊的作用;其影响不可不谓既广泛又深远。难怪乎郭因先生对它情有独钟。 
 
  我将《风与童话》送给郭因先生三个多月后的一天,突然接到郭因先生的电话。他说,去年参加《绩溪县志稿》评审会时,你曾让我指正你的一首旧体诗。还记得吗?当时我可是给你打了满分噢。这次读了你的《风与童话》,没想到你新诗写得也很好,不仅很有美感,而且很有思想。我准备写篇文章评一评。听到这里,我有点儿受宠若惊——我一直视《风与童话》为“小学生作文选”,虽然诗集中的字字句句饱蘸着我的心血和泪水,记录着我的爱恨与青春。 
 
  两天后,我前往郭因先生家拜访,在聆听他对诗集的评价意见的同时,谈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和今后的打算。郭因先生首先谈了《风与童话》创作中的成功与不足,然后对我因工作和生活缘故暂时放弃写诗表示遗憾。 
 
  又过了一些日子,郭因先生打电话来,告诉我关于诗集的评论文章(题为《童话里的眼眸》)已经发表在《安徽新闻出版报》上,署名“夜笛”。并说这篇文章是由他和他的女儿胡迟共同完成的。两天后我拿到刊有这篇文章的报纸,读过之后不由地心弦颤动,热泪盈眶。文章对诗集的主要内容剖析得非常透彻,对作者的内心世界把握得十分准确。在这个世界上,除了郭因先生,谁还能对我及我的诗理解得如此熨贴、如此到位呢!当时我真是激动无比,快慰无限,真乃高山流水遇知音啊。 
 
  郭因先生父女俩在诗评中说:诗集作者的眼睛只凝视着美,他用他浸在童话里的眼眸去观览世界。……他知道,只有孩子才能过一种完全审美的生活,只有孩子才能过一种忘我地追寻美的生活;也只有孩子,才具有那样纤敏的心灵,才能握住每一季的美,从不让美擦肩而过。……顾城被誉为童话诗人,他用童话召唤人们去寻找失落的美、失落的爱;他用童话给自己构筑一个没有污染的世界,以此来逃避现实中的黑暗与丑恶。而《风与童话》则告诉人们,保有一颗童心,就可以把握住爱,把握住美;就可以从黑暗中找到光明,从死寂中找到生机。……以一颗真心去面对世人,以一颗童心去面对世界,那么,就会如诗集作者所愿——那样/春天就会/永远伴随着我们。 
 
  放下报纸,我抬眼望着窗外浩瀚的星空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这个夜晚,我辗转反侧,久久不能入眠…… 
 
  此后,我因为没有写出新作品,不太好意思去拜见郭因先生,除了每年年底寄上一张贺年卡表示祝福外,没有其它联系。 
 
  郭因先生,您现在一切好吗?在此要告诉您的是,我已经再次点亮了案头灯火,重新燃起了写作热情。我要像您那样,生命不息笔耕不止,不断向读者奉献我的热情,请读者倾听我的心声;让我萤火般的诗情在所有爱美的人的心里,燃烧出一片璀璨的光明! 
                  
  2002.9.8凌晨 

文化民俗 风流人物 旅游观光 古徽家具 读者论坛

E-Mail: newcncpt@hotmail.com

Copyright ® New Concept Chinese School, 19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