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意文化网>>绩溪>>文化民俗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

宣徽之脊 魅力绩溪

 

作者:  高道飞   文章来源:绩溪网   2007-3-20

 

  绩溪县地处皖南山区,境内重峦叠嶂,地势高于周边,有“宣徽之脊”之称。中部凸起,溪水南北分流。溪山林木苍郁,碧波两相映;盆谷田园青翠,稻麦花果香。名胜古迹异彩纷呈,点缀其中,到处是一派绮丽的风光。
早在6000多年前,新石器时代就有绩溪先民在此蕃衍生息。唐永泰二年(公元767年)置县,根据北“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,有如绩焉”而命名“绩溪”。绩溪隶属古徽州,古徽州下辖“一府六邑”:徽州府(屯溪)和歙县、黟县、休宁、祁门、绩溪、婺源六邑。有着“无徽不成镇,无绩不成街”的璀璨历史。1988年1月归宣城制辖,面积1126平方公里。交通便利,皖赣铁路与芜屯公路贯穿县境中部南北,南雄公路与城乡公路组成了县城为中心四通八达的交通网,联系全国各地。全县下辖华阳、扬溪、临溪、长安、上庄、瀛洲、伏岭、板桥头、金沙、家朋、荆州11个乡镇,人口18万余人。
  宋乾德五年(867)始建县城。北枕五龙岭,南俯隆圩田,西依西山、茅山,东滨扬之河,周5里,呈卵形。今城区范围东至大屏山、梓潼山,西至开发西区,南至十里牌,北至上三里,面积扩大到10多平方公里,城区人口增至3万余人。
 
  一、风光旖旎,景色迷人
 
  绩溪县境不大,人口不多,却是一个山河锦绣、风光绮丽、气候宜人的好地方。境内山青水秀,世称“百里花园”。城东25公里大障山,传说大禹治水至此,秦立障郡取其山名。有“国家森林公园”之称的清凉峰自然保护区,山间青云飘忽,树木苍苍,奇花异草,种属繁多,珍禽异兽出没,生物资源极为丰富。有“徽杭锁钥”之称的江南第一关,关隘险要,自岩脚步阶而上,一公里余程有1400余级台阶,宛如“天梯”。有地藏王苦修始地——荆州小九华,高39米关王刀亭亭玉立溪畔。有“伟人之谷”——障山大峡谷,高约4米的岩石兀立,状岩人头,恰似毛泽东晚年头像。还有龙须山、百丈崖、山云岭、饭甑尖……都是猎奇揽胜的好去处。昔有“华阳十景”:大会晴峰、障山叠翠、石镜清辉、翠眉春色、石印回澜、苍龙瀑布、飞云天池、大屏积雪、文峰雅会、祥云洞天。随着岁月变迁,有的圮废无存,有的大为减色,有的仍旧光彩照人。
  绩溪古迹名胜繁多。有龙川胡氏宗祠、奕世尚书坊、太平天国壁画、霞间古窑址等被分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“大坑口—湖村——磡头”和“上庄—旺川—冯村”两个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被古建筑专家誉为“明清建筑博物馆”。此外还有胡适故居、魁星阁、中王桥、许家朋烈士纪念碑,都牵连着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,令人难以忘怀。
 
  二、人文荟萃,名人辈出
 
  自古以来,我县文化发达,人才辈出。《江南通志》记载:“大江之东,以郡名者十,而士之慕学新安为最,新安以县名者六,而邑小士多绩溪为最。”绩溪为安徽历史文化名城,古来文风昌盛,人文荟萃,教育发达,被誉为“东南邹鲁”。十户之村,不废诵读。琅琅读书声,响彻村里。北宋景德四年(1007),绩人胡忠在岭北宅坦创设桂枝书院,为安徽境内第一所书院。南宋丰年间,史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任绩溪县事,在他倡导下,绩溪文风蔚起,书院大兴。此后邑人对文化追求经久不衰,再加上“徽商”崛起,明代全县书院57所,居省内前列。清光绪间邑人首建毓才坊女校,开创安徽女子学校的先河。光绪三十年(1904)仁里富商程序东四兄弟,创办了安徽最早的仁里思诚小学堂。绩溪中学所在地为绩溪学宫旧址,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(1155),经多次扩建,至明代时已有讲堂、会撰堂、考棚、射圃、教喻署、训民署、文昌阁、尊经阁、明伦堂、名宦祠、乡贤祠等建筑百间,气象浩大,屋宇连绵。
  宋代王安石、苏轼、苏辙、杨万里、岳飞等在此留下足迹……绍兴元年(1131)岳飞在北上抗金前,特此绕道华阳,来探望胡舜陟。因胡滞留湖州,未能见。岳飞当晚宿在胡氏宗族的东麓书院,与胡舜陟老父胡殿咸秉烛夜谈,临行赠五律一首:
  “杲杲日初出,浮云已半空。梳头促鞍马,不觉东窗红。别酒洒行泪,挥戈敢立功。闻公侍御公,奋臂斩奸雄。”
  绩溪历代名人辈出。隋末农民起义领袖越国公汪华,率众保六州。南宋胡仔著有《笤溪渔隐丛话》被喻为词坛泰斗之作。名臣胡舜陟为岳飞上书鸣冤。元代有诗人舒頔.明代抗倭名臣兵部尚书胡宗宪,户部尚书胡富、工部尚书胡松等。清代宦海“三奇士”邵绮园、程秉钊、胡铁花。还有两大墨家汪近圣、胡天注,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,礼学“三胡”胡匡衷、胡秉虔、胡培翚。近代名人首推国学大师、新文化运动先驱胡适,还有湖畔诗人汪静之,出版家汪孟邹和王子野等。当代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胡锦涛,国际水电专家程良骏,两院院士洪德元、章基嘉,美学家郭因……。
 
  三、驰名载誉,源远流长
 
  历来县人赖农林蕃衍生息,仰工商发达兴旺。素以障山徽水驰名,邑小载誉。并有“徽菜之乡”、“蚕桑之乡”之称,还有“天下墨业在绩溪”之说。
  绩溪蚕丝业始于梁大通三年(531)。北宋间与湖州、苏州并称江南“三大蚕乡”。绩溪“蚕桑之乡”之名始于此时。清道光间(1821—1850),溧阳人沈练来绩溪担任县署训导时,“琴书在前,缫车在后”,倡导植桑、养蚕、缫丝,亲临敬业书院讲授蚕桑术。数年后,“城厢附近及翚岭以北,几乎地尽桑亩,家习桑业。”成“桑道遍野”之县。宣统三年(1910),去美国留学的胡适在家信中述“还顾家乡,桑麻遍郊野”之佳景。
  徽墨,宋代徽州城府为全国制墨中心,所产之墨于是被称为“徽墨”。清代出现了“四大制墨家”:汪近圣、曹素功、汪节庵、胡天注。绩人独占其半。故有“天下墨业在绩溪”之说。
  徽菜,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。绩溪是徽菜的发祥地。据考,徽菜源于庙会“赛琼碗”。庙会期间,入会户家都要精心制作几碗菜拿到庙堂上去作祭品;陈列起来,供人观赏。多时案桌上有二、三百碗,少时也有百余碗。这些菜肴制作精美,塑造各种吉祥图案,并冠以美名,如“凤凰展翅”、“和合利市”、“五子登科”、“龙凤呈祥”等,因而名之为“赛琼碗”。通过“赛琼碗”活动,绩溪人炊事技艺不断提高,厨师层出不穷,全国大中城市都有绩溪人开设的“徽菜馆”,还有多种乡土风味的美食小吃店。如今,徽菜文化已扬于海外。如小笼包、白糖发窖包、香椿挞馃,干蕨螺丝块、麻糖等传统美食至今仍代代相传,闻名遐迩。
 


 

文化民俗 风流人物 旅游观光 古徽家具 读者论坛

E-Mail: newcncpt@hotmail.com

Copyright ® New Concept Chinese School, 19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