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意文化网>>绩溪>>文化民俗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母亲
 

作者: 张脉贤 张脉泽 《人民日报》 (2002年02月23日第八版)
 
  我们的母亲胡慕贞,出生在皖南歙县唐模的一代名医世家。母亲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和教育,她不仅通读了《名医类案》、《黄帝内经》、《医宗金鉴》等中医和新安医学著述,还学习了不少天文、地理、历史等方面的知识,为祖国新安医学的发扬光大默默无闻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。但就是这样一位善良儒雅与世无争的老人,在“文革”中却含冤离开她深深眷念着的人世。
 
  母亲弥留之际,儿女们却不能尽孝身边。但母亲牵挂的是她的儿女,不舍的还是她的儿女。母亲的宽容与理解,更加深了我们对她老人家的思念。
 
  母亲自幼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,人生观、社会观中有儒家的容人、让人、为人思想。我们小时,她不仅讲历史上的科举制度,讲许承尧考翰林,而且还从楚河汉界讲到“楚汉相争”,讲“鸿门宴”。而且大段大段地背诵讲解《吊古战场文》、《祭十二郎文》、《祭鳄鱼文》,对我们幼年少年时期的启示非常大。她积极参加放天足,虽然生于清代末期,但却自己解放自己的足。为了贫苦百姓的子女明礼识文,她积极创办乡村文明学校,教珠算、教识字。
 
 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,新四军将士活动在我们家乡一带,条件十分艰苦。母亲不顾危险,给新四军送医送药,替受伤的将士看病治病,与新四军将士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。在和平年代里,母亲是一名为广大农村服务的乡村医生,早年完全是义务诊断,不收任何费用。就是解放后参加了联合诊所,我们回家休假还多次陪着母亲打着火把,背着药箱,和她一起半夜去老山、大舍等地方看病人,都是些真正贫苦的贫下中农。那时母亲已是花甲老人了,一遇上病家来叫,不管十里八里,不管山路田埂,风雨无阻,一到就看病,看完就走。这种艰苦敬业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了我们兄弟姐妹的一生。
 
  母亲要求子女靠真本事吃饭,她自己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,锲而不舍,也是令人敬佩的。她少年时代随兄习医,与兄同时成才,婚后生活艰苦,靠磨豆腐卖维持生计,但行医一直没有耽误。特别是解放后,她开始学习西医,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在努力地学英语学拉丁文。能够熟练书写一些相关的英文缩写药名,这对不少人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。她勤于笔记,先进有效的处方、医疗过程及结果她都记下来,厚厚的十几本笔记在“文革”中毁于一把大火。我们将她几十年经验总结的“小儿脐风丸”中医秘方,献给全国科技大会,受到大会的肯定并邮来纪念章。母亲自印处方,而且每次开处方前必有七律一首概括病情,这是要有相当的古文基础的。她因长年看病用毛笔书写病历,加之刻苦习帖,写得一手好颜体。
 
  母亲从小对子女们的言传身教,对我们的成长极为关键。哥哥考上医科大学,成为医界的一名技术权威。在哥本哈根国际泪液学会上被誉为“世界泪液学之父”,是创造一个学科的人,获国务院特殊津贴。媒体以“干眼病不再是癌症”报道了他的眼科学成果。姐姐是新中国第一批乡镇妇婴工作者,妇产科主任医师,全国三八红旗手……
 
  母亲一生为人民工作了五十年,哺育了我们兄弟姐妹成人成材,但我们却不能在她最需要儿女安慰关爱的时候留在她身边尽孝,直到临终前她也不愿把悲痛留给亲人。她说“人总有一死,不要以我为念”,叮嘱在部队工作的四个哥嫂坚守岗位,不要回来,更不要因为她的死而影响工作。在她看来死也是一种安详的归宿。母亲离去多年了,但她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。
    

文化民俗 风流人物 旅游观光 古徽家具 读者论坛

E-Mail: newcncpt@hotmail.com

Copyright ® New Concept Chinese School, 1997